豬價近幾個月真是“跌跌不休”,消費高峰的春節也沒能阻擋其持續下跌的趨勢,盡管期間有小幅回緩,如今,豬價已跌至成本線,生豬養殖面臨著深度虧損。經歷了強有力的環保風暴,全國范圍內的豬場拆除,生豬產能恢復的如何了?環保形勢又是怎么樣的呢?
2018年生豬產能恢復如何?
近日,國家統計局據初步統計,2017年全年我國豬肉產量5340萬噸,增長0.8%;2017年末生豬存欄43325萬頭,下降0.4%;生豬出欄68861萬頭,增長0.5%。豬肉產量和生豬出欄均小幅增長,整體畜牧業穩定增長的態勢未變。
另外,據統計,2017年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分別減少174萬頭、234萬頭,2018年生豬產能仍在恢復。日前,四川省及浙江省相繼發布通知,進一步調整及完善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定工作,浙江省還將全省生豬存欄恢復并穩定在700萬頭以上,對目前保留的養殖場,原則上不再關停、不再減量。
在養豬業的競爭格局上,產業加速整合,結構調整迅速,規模集中度提升,大企業產能迅速擴張,散戶退出加速,500頭以下中小散戶降低40%,5000頭以上增加156%。目前主要規模企業均借用資本力量來加速發展,同時互聯網企業、投行等跨界資本積極進入養豬業。預計2018年我國生豬產能恢復進程或略快于2017年。
環保形勢如何?
近日,央視新聞報道,環保部部長李干杰在2018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指出,未來三年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重中之重是打贏藍天保衛戰,進一步明顯降低PM2.5濃度。很明確,今年環保形勢依舊嚴峻。
根據川浙兩省相繼公布的消息來看,隨著各省禁養區內清退任務基本完成,2018年開始畜禽污染防治的重點工作或將是:
一、禁養區內的“復養”,當然,養殖的要求提高不少;
二、畜禽污染治理工作重心將轉向非禁養區,未來可養區內環保不達標的養殖戶扔將會被清退;
三、提高畜禽資源化利用。
另有一點值得大家注意:2017年進口豬肉121.7萬噸,同比減少24.9%,出口豬肉5.1萬噸,同比增加5.7%。2018年生豬產能繼續恢復,豬價漲幅或將不大,進口肉的競爭力勢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