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日環保稅正式開征。養豬戶都知道去年大部分地區都在開展生豬環保整治工作,對生豬市場有一定的沖擊。原本市場認為環保政策下達后導致生豬存欄率下滑,會保證生豬出欄價格的穩定和回升。
但是我們看2017年至今的豬價走勢來看,豬價走勢并不樂觀,甚至目前已經刷新4年新低。由此環保政策的高壓對豬價并沒有起到支撐作用,那么馬上開征的環保稅是雪上加霜還是雪中送炭都難以判斷。
其二豬周期還在下行:
今年生豬價格持續性低迷與“豬周期”有關。我們知道“豬周期”的循環軌跡一般是肉價上漲—母豬存欄量大增—生豬供應增加—肉價下跌—大量淘汰母豬—生豬供應減少—肉價上漲?,F在生豬供給在奔向過剩的路上,豬周期也進入了下行通道之中。
其次,從2015年以來連續的高盈利導致養殖戶收益也比較大,在高利潤誘導下,各方養殖群體大肆擴產擴欄,供給基礎變大,加之養殖戶持續加大出欄量,導致生豬市場供大于求,因此價格便一路走低。
不過短期來看,市場生豬效益已經低于成本線,屠企收豬難度提升,豬價下跌空間有限。
同時由于豬價早前下跌過于迅猛,加之現在并不處于母豬生產效率和生豬體重高峰期,反彈幅度過慢。
總的來說,豬價沒有多少下跌空間,但是現在還未到上漲時機。那么在這個不尷不尬的時期中,養豬戶如何控制出欄量?
建議養殖戶控制出欄量還是一句話,根據自己的節奏控制出欄量,不要過度依賴豬價的變化。那么小編對養豬戶提出三點建議:
一、有序淘汰部分母豬:
因為性能不好的母豬對成本消耗較大,適當淘汰部分母豬,可以控制出欄量、降低養殖成本,從而減少虧損。
二、謹慎控制出欄量:
通常情況下,考慮飼料經濟性以及豬舍的使用效率,生豬出欄體重穩定,一般保持在100~110公斤。
對此小編有詢問過不少養豬戶朋友,他們表示3個月出欄,體重180斤出欄,超過180斤飼料利用率低,生長慢。
三、關注農業農村部政策:
近幾年豬價受國家政策影響較大,關注農業農村部政策十分重要。
對此,安徽省物價局價格監測局監測二室主任黃衛國給出了建議。此外,隨著環保成本走高,中小養殖戶要加快轉型,要走綠色環保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豬價并不是養豬戶關注重心,如果養豬戶朋友過度關注豬價,那么結果必定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