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老的養豬人都知道每到節假日生豬價格都會上漲,也就是養豬人熟知的“逢節必漲”,可是最近這個規律不僅不準了,還變成了“逢節必跌”,農村養殖戶知道這其中發生了什么嗎?
一、養殖主體發生了變化
在以前我國的養殖主體是農村散養戶,大家都是養幾頭母豬甚至幾頭肥豬,而且市場上整體生豬供應并不充足,即使充足也未出現現在這樣嚴重產能過剩的情況。而現在養殖主體已經從農村散養戶慢慢向規?;i場轉移,,而規?;i場基本不壓欄,都是按照實際生產情況出欄生豬。
二、消費者消費習慣發生了變化
早些年,人們的消費水平并不高,尤其是日常對豬肉的消費偏低,在過節時都會通過豬肉改善伙食??涩F在人們的消費水平提高,豬肉餐餐可見,再加上一些綠色養生飲食的宣傳推廣,很多人轉而食用牛羊肉,不再單一消費豬肉。
以前過節大家多會準備過節豬肉,過節時豬肉消費量大增,“逢節必漲”就很好理解。而現在由于日常對豬肉的消耗,再加上消費觀念的改變,過節并不能拉動豬價的消費,那么“逢節必跌”也不難理解。
三、屠宰企業策略發生變化
在以前過節時豬肉消費會出現明顯上漲,屠宰企業只能加大屠宰量提前備貨,就拉動了生豬的銷售,價格就會上漲。而現在過節豬肉消費增長并不明顯,再加上受到進口豬肉、儲備豬肉放儲等因素的影響,過節并對生豬銷售的拉動作用很低,那以后將很難再出現“逢節必漲”的情況。
基于“逢節必跌”的狀態,豬價已經失去了必然的變化規律,養殖戶乃至“專家”都很難摸清生豬價格變化規律,建議養殖戶還是應理性壓欄,適時出欄。
豬用施比龍 豬事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