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以來,全國活豬及豬肉價格上漲較快,生豬養殖盈利大幅提升,市場預期較為樂觀。近期,養殖場(戶)補欄積極性明顯提高,三元豬留種現象越來越多,部分區域生豬產能開始回升;企業集團抓住機遇大幅擴張,新建項目密集上馬,助力生豬養殖產能恢復;各級政府多措并舉,大力扶持養殖企業穩定生產,保障豬肉市場供給。 豬價上漲,生豬養殖進入高盈利區間。據農業農村部對全國500個集貿市場監測,2019年8月第3周,全國活豬價格22.7元/公斤,同比上漲67.6%。按全國生豬養殖平均成本價14.2元/公斤計算,養殖場(戶)出欄一頭120公斤的肥豬,盈利額超過1000元,處在高盈利區間。據中國養豬網數據顯示,8月23日廣東省活豬價格高達28.7元/公斤,按平均成本價14.2元/公斤計算,養殖場(戶)出欄一頭120公斤的肥豬,盈利額超過1700元。 仔豬補欄積極性較高,價格漲幅較大。因豬價持續上漲,養殖盈利不斷沖高,養殖場(戶)仔豬補欄積極性明顯提高。據500個集貿市場監測數據顯示,8月第3周,全國仔豬價格48元/公斤,自2月第1周以來連續29周環比上漲,本周同比漲幅高達87%。據山東涌益信息咨詢有限公司調研了解到,近期山東省15公斤仔豬價格1100-1200元/頭,較春節前后的300元/頭上漲了800-900元。該公司還了解到,50公斤重的二元母豬報價高達3500元,個別大養殖場報價到4000元/頭,明顯高于2000-2500元的正常水平。 部分區域疫情平穩,生豬產能出現恢復跡象。疫情較為平穩的區域,養殖場(戶)養殖信心明顯增強,生豬產能開始出現恢復跡象。數據顯示,7月份東北的吉林、遼寧和西北的陜西、甘肅生豬產能環比增長。其中,吉林5月、6月環比持平,7月環比增長6%;陜西2月以來環比轉正,月均增長1%;甘肅7月環比增長1%。2019年1-7月,遼寧省能繁母豬存欄環比變動幅度分別為-6%、-2%、0%、1%、0%、2%和2%,同比變動幅度分別為-33%、-32%、-30%、-28%、-27%、-26%和-23%??梢钥闯?,自3月份以來,遼寧省生豬產能環比開始趨穩回升,同比降幅不斷收窄。 純種母豬銷售情況較好,為后市豬源供給提供了保障。據中國畜牧業協會對全國600家種豬企業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6月和7月純種母豬銷量環比分別增長3.7%和6%,同比分別增長16%和35.5%;前7個月純種母豬累計銷量同比增長6.9%。從價格情況來看,3月份開始,原種豬和祖代種豬價格環比與同比均轉正;7月份,原種豬價格環比上漲1.1%,同比上漲15.4%;祖代種豬價格環比上漲4.5%,同比上漲19.6%,表明市場種豬補欄積極性較好。 三元豬留種現象增多,可有效補充生豬產能。據河南鄭州青松農牧信息咨詢有限公司提供的資料顯示,東北區域部分規模養殖場和家庭養殖場補欄比較積極,主要補欄方式為異地引種或者三元商品豬留作種用。通過調研了解到,遼寧省阜新市養殖場(戶)以自繁自育為主,約有50%的養殖戶都在通過三元留種擴充母豬群;遼寧省北鎮地區7月下旬能繁母豬和后備母豬存欄比例為4∶6,后備母豬數量明顯提高;黑山、阜新、昌圖市場,近期母豬飼料銷售呈現明顯上升趨勢。該公司負責人預計,9月之后,這批母豬產能將逐步釋放。 企業集團繼續大幅擴張,前7個月累計出欄同比增長較快。據生豬養殖類上市公司公開報告顯示,2019年1-7月,傲農生物累計出欄生豬39.9萬頭,同比增幅達63%;唐人神累計出欄生豬58.8萬頭,同比增長58%;天邦科技累計出欄生豬167.8萬頭,同比增長55%;天康生物累計出欄49萬頭,同比增長36%;大北農累計出欄110.4萬頭,同比增長28%;正邦科技累計出欄365.3萬頭,同比增長26%;新希望累計出欄165.7萬頭,同比增長19%;牧原股份累計出欄649.5萬頭,同比增長13%;溫氏股份累計出欄1350.6萬頭,同比增長12%。 新建項目密集上馬,助力生豬產能恢復。8月13日,牧原股份公告稱,擬斥資1.2億元,在黑龍江、遼寧、河北、河南等6個省的縣內設立6家子公司,每家子公司注冊資本擬定2000萬元,均用于畜牧養殖及銷售等業務。這并非個例,在此之前,唐人神、天邦股份都曾表示將新設生豬養豬項目或基地。據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8月8日消息顯示,唐人神近期密集投資47億元建生豬項目。今年6月,天邦股份公告稱,該公司將與浙農發集團簽訂合作協議,雙方擬合作在5年之內建成年出欄500萬頭生豬的產業基地。6月1日,新希望發布公告,將在廣西崇左、河北石家莊、陜西渭南分別新建共計160萬頭的生豬養殖項目。據博亞和訊網消息顯示,新希望六和將投資超40億元用于生豬養殖項目。 此外,各級政府多措并舉,大力扶持養殖企業產能恢復。8月2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穩定生豬生產和豬肉保供穩價的五條措施,一是綜合施策恢復生豬生產;二是地方要立即取消超出法律法規的生豬禁養、限養規定;三是發展規模養殖,支持農戶養豬;四是加強動物防疫體系建設;五是保障豬肉供應。 6月3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做好種豬場和規模豬場流動資金貸款貼息工作的通知》,鼓勵和支持各地開展針對性、政策性農業信貸擔保服務,省級農業信貸擔保公司要充分發揮政策性功能,積極為種豬場(含地方豬保種場)和規模豬場提供信貸擔保服務。 7月25日,廣東省12個部門聯合印發《促進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十條措施的通知》,要求嚴格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切實落實生豬產業發展用地,積極強化生豬生產扶持政策,大力推進屠宰行業轉型升級,健全豬肉市場供應保障機制。 廣西貴港市港南區把非洲豬瘟防控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積極采取“313”防控模式。截至7月底,該區恢復生產的8家中小規模養豬場(戶)復產規模達2萬多頭,成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縣(市、區)第一批大規模恢復生豬生產的典范。 原標題:生豬生產顯向好跡象 來源:農民日報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 王祖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