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豬價自6月以來持續走高,并且漲勢越來越強,尤其是8月份不斷突破歷史新高。具體如下圖:
圖1(數據來源:豬易數據)
據豬易數據監測顯示,2019年8月27日全國生豬均價為25.92元/公斤,較月初上漲6.74元/公斤,月內累計上漲35.14%;同比去年上漲88.78%。較16年最高價(5月28日)21.24元/公斤,上漲4.68元/公斤,漲幅為22.03%。
8月份雖然處于消費淡季,但是受疫情影響,各地生豬存欄損失均較嚴重,大部分地區損失超60-70%,導致供不應求,養殖端持續占據上風,豬價不斷攀高。
原料價格大幅上漲,屠企收購難度與成本壓力較大,白條價格亦跟漲。
圖2 (數據來源:農業部)
根據農業部監測數據顯示,19年8月23日白條出廠均價為32.61元/公斤,較月初上漲6.69元/公斤,月內累計上漲26.26%;同比上漲75.98%。對比豬價漲幅,我們發現肉價漲幅略小于豬價漲幅。
以上反映在屠宰量方面,則表現為環比去年雖然有所下滑,但是根據歷年數據來看,仍然處于較高的位置。具體請看下圖:
圖3 (數據來源:農業農村部)
根據農業部數據監測顯示,19年1-7月全國定點企業屠宰量為4164.35萬頭,較18年僅下跌1.79%。在近十一年以來,排在第三位略次于14年。
同時,通過全國批發市場白條交易量走勢圖發現,19年至今白條銷量較18年同期差距較大。
圖4 (數據來源:農業農村部)
19年1-8月交易量為495936.84噸,較18年減少95347.1噸,跌幅為16.12%。導致這種現象的主要是其一,受疫情影響,終端消費減少;其二是肉價較高,抑制消費。其三是,二季度南方生豬存欄損失比較嚴重,熱鮮較之前有減少,凍品有所增加,而南方大多喜好熱鮮,因此走貨速度略受影響。
未來行情走勢如何?
目前來看,非瘟疫苗研制成功仍需時日,并且市場實際復產情況較差,未來幾個月生豬存欄仍會繼續走低,因此可以肯定是未來市場整體仍呈現供不應求的態勢,豬價上漲大趨勢不會改變。但是從多方面來看,接下來行情漲勢亦或趨緩。
其一,目前國內生豬養殖密度已有效降低,并且大場占比明顯上升,因此后期發生疫情的頻率及幾率均會較前期降低,生豬存欄量下滑速度或放緩。
其二,現階段全國均價已超歷年新高,高價同樣對需求有一定抑制作用。
其三,對圖3和圖4中可以發現,當前大部分廠家有一定的庫存,而隨著肉價的高企或大量出庫,這也在一定程度對豬價的漲勢產生抑制。
其四,從國家方面來看,考慮到民生問題或出手抑制價格的非正常上漲。
分月來看,9-10月份部分地區因今年3-4月份補欄積極性的提高,生豬存出欄量或有小幅上升的可能。預計生豬價格或震蕩上漲。11-12月份隨著傳統腌臘、灌腸旺季的到來,行情或延續上漲態勢,價格高點或在年底出現。
分區域來看,北方的漲勢主要還是要靠南方來拉動。兩湖、江西等比較晚去產能且幅度較大的地區目前還未完全表現出來,后期對行情拉動空間或較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