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愛吃人造素肉?你需要這款細胞培育的肉,價格還很感人
發布時間:2019年12月10日 閱讀次數:643 來源:每經新聞綜合新京報、科技日報、環球網 作者:管理員
人造肉不是什么新鮮事,國內的人造肉也炒得火熱。今年上半年以來,人造肉的概念股受到不少人追捧。在國內涌現出很多初創企業的同時,眾多傳統的肉企和食品企業也摩拳擦掌地欲推出自己的 “人造肉”產品,“人造肉”漢堡、“人造肉”火腿蓄勢待發。
但這些廠商制造的“肉”嚴格來講并不是真的肉,因為其主要還是以植物蛋白(大豆),只是口感上接近肉,所以稱為“人造肉”。
近來,又有一種新的“人造肉”逐漸走進了大家的視野——細胞培養肉,這種肉是真正的“動物肉”,是由動物干細胞的分化而來,讓動物肌肉組織生長,從而獲取肉,是一種肉的新的生長方式。這種真正的人造肉可能在明年就和消費者見面。
在不遠的將來,假如你同時面對“植物肉”和“細胞培養肉”,你會選哪一種?
“人造雞肉”或于明年上市
據新京報報道,12月6日,美國JUST植物蛋公司創始人Josh Tetrick在接受專訪時表示,公司已研發出較低成本的“細胞培養雞肉”,培植只需要14天,售價將低于養殖雞肉,計劃一年內在全球范圍內上市。
“這源于我們在研發植物蛋時,用了7年半的時間,走訪了53個國家,研發了超過39萬種植物,包含提取蛋白質和應用等,所有數據都記錄在冊?!盝osh Tetrick表示,養一只雞可能需要45天的時間,可培植同等量的雞肉只需要14天。在未來3年內,培養雞肉的售價將更加便宜,售賣價格將低于養殖雞肉。
據了解,培養肉是指用動物肌肉干細胞培養、生產的可食用肉類。培養肉技術是肉類生產方式的一種變革性創新,是一種新的動物蛋白生產技術。培養肉的生產一般先通過活體采樣獲得動物的肌肉組織,再從組織中分離得到肌肉干細胞并在富含營養成分的營養液中大量培養成肌肉前體細胞,最后在可食用的三維支架材料中將肌肉前體細胞分化成熟為肌肉組織。
該技術可追溯到2013年,世界上第一塊“細胞培養肉”誕生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大學,當時耗費了2年時間、花費28萬美元完成。
我國“細胞培養肉”技術取得突破
據科技日報,11月21日,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宣布,該校周宏教授團隊生產出我國第一塊肌肉干細胞培養肉。他們使用第六代豬肌肉干細胞,經過20天的培養,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
周光宏介紹,這次研發出的細胞培養肉,通過食品化處理可以形成與天然豬肉肉糜類似的質構、顏色等食用品質。細胞培養肉未來作為食品上市,還要經過規?;a技術的突破、產品安全性等相關性能的評估,以及生產流通過程的監管等。
11月21日,中國農學會組織專家對該成果進行技術評價,認為該成果有三個突破。一是首次分離得到了高純度的豬肌肉干細胞和牛肌肉干細胞,突破了培養肉研究難以獲得高純度單一細胞群的瓶頸。二是創立了豬和牛肌肉干細胞體外培養干性維持方法,初步解決了傳代過程中細胞增殖和分化能力衰減的難題。三是研發出我國第一塊肌肉干細胞培養肉產品,使我國躋身于該領域國際前列。
周光宏團隊從2009年起開展用于培養肉的干細胞研究,在2015年—2017年間分離純化出高純度的豬肌肉干細胞和牛肌肉干細胞,研究出干細胞體外培養干性維持方法。
周光宏介紹,目前干細胞培養出來的肉還是無色無味的,需要通過食品化處理使色香味等品質指標更貼近于真實的豬肉,但目前投入商用仍有難度,涉及到干細胞提取和培養難度大、食品化處理尚未完善和消費者是否接受等問題。
“細胞培養肉”與“植物肉”爭奪千億市場
據美國市場調查咨詢公司 MarketsandMarkets的硏究報告,2018年全球肉類替代品市場約為310億人民幣,預計將每年以68%的復合增長率增長,到2023年將達到440億元。與此相比,全球肉類消費約9.5萬億元,如果人造肉的滲透率達到1%,那么市場規模將達到950億元。
而據英國巴克萊銀行預測,未來10年,包括“細胞培養肉”在內的人造肉或占到肉類市場10%的份額。據不完全統計,全球目前有大概30家公司正在研發“細胞培養肉”,欲通過商業性開發搶占肉類市場。
業界普遍認為“細胞培養肉”所造成的碳排放量遠低于畜牧業,在環保方面具有巨大優勢。不過與“植物肉”相同,“細胞培養肉”也面臨高成本問題。
“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干細胞造肉的成本大約是動物自然生長獲得的肉的成本的1000倍甚至更高。”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動物科學研究所生態養殖與環境控制研究室主任馬現永曾告訴媒體。
據新京報,今年9月研發出“培養魚肚肉”的中國香港Avant Meats公司聯合創始人陳解頤表示,無論牛肉、豬肉還是海鮮,1公斤“肉”的培養成本約為2000美元,但成本降速非??欤磕甑某杀径純H是前一年的1/10。他預計,“培養魚肚肉”的成本將在明年年底降至每公斤幾百美元。倘若達到50美元/公斤時,就可以實現產品入市。
人造培養肉是否安全?長期食用對人體健康會不會有影響?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
據環球網,“只要人造肉培養環境能夠得到保證,可以有效避免污染等問題,那在安全和健康上,肯定是沒問題的?!敝袊r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何計國表示。
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鐘凱也表示,人工培養的肌肉細胞,其培養液的成分、培養條件完全可控,所以從理論上講,比飼養動物更安全。
“但即使無菌培養,也要防止微生物、病毒污染。動物有免疫系統,但人工培養的沒有,因此人工培養的肌肉細胞在培養液里應該也有抗生素或抑菌成分,否則一旦污染,會迅速增殖,導致產品全部壞掉?!辩妱P指出。
“并沒有長期使用的證據,證明人造肉就比傳統肉類好。雖然營養上沒有太大問題,但會不會得什么病還需要長期的研究和調查?!敝袊r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