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科學認識獸用布病疫苗
發布時間:2019年12月26日 閱讀次數:701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管理員
近日,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就獸用布魯氏菌病疫苗使用等有關情況采訪了國家動物布病參考實驗室、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布病參考實驗室主任丁家波。
布魯氏菌病會通過哪些途徑傳染人?對此,丁家波介紹,布魯氏菌?。ê喎Q“布病”)是由布魯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病,既能感染人也能感染動物。母畜感染布病后會出現流產、不孕等癥狀,公畜感染布病后會出現睪丸炎、附睪炎等癥狀。人感染布病的主要癥狀有發熱、出汗、乏力、關節痛等,嚴重者勞動能力低下,甚至喪失勞動能力。
患病牛、羊等動物是布病主要傳染源,人感染布病具有明顯的職業性,與患病牲畜接觸密切的職業人群及疫區、牧區的居民,如獸醫、放牧員、飼養員、屠宰工、擠奶工、皮毛乳肉加工人員及實驗室操作人員等易感染布病。人主要是通過破損的皮膚、粘膜和呼吸道接觸患病的動物及其分泌物,或者接觸被布魯氏菌污染的環境而感染。
目前獸用布病疫苗使用情況如何呢?丁家波表示,使用布病疫苗免疫動物在全球已有近百年歷史,對于布病流行的地區,使用布病疫苗是必不可少的防控手段。近年來,農業農村部與國家衛生健康委不斷加強協作配合,指導各地農業農村部門切實落實家畜免疫、移動控制、病畜撲殺、消毒滅源等源頭防控措施。隨著各項防控關鍵措施特別是家畜免疫措施的有效落實,全國布病人間病例和畜間疫情持續同步下降,防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據統計,2018年報告發病動物數量較2014年下降28%,新發人間病例較2014年下降34%。
從我國獸用布病疫苗使用情況看,通過對重點地區易感家畜持續開展大范圍免疫,及時構筑有效防疫屏障,為布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全國畜間和人間布病疫情持續下降。這充分證明了現有獸用布病疫苗總體上是安全有效、質量可靠的。
那么獸用布病疫苗對接觸疫苗的人員健康有沒有危害?丁家波表示,目前我國使用最廣泛的獸用布病疫苗是S2株和A19株。這2種獸用布病疫苗的制苗菌株均為致弱菌株,對動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因系人畜共患微生物,人大量吸入或粘膜接觸后可能發生輕度感染并產生抗體。疫苗株在體內可被完全清除,不會造成長期感染。根據有關動物試驗,布病疫苗株可在動物體內完全被免疫系統清除,而強毒株或自然感染毒株會在動物體內長期存在。研究顯示A19疫苗株在小鼠體內完全清除時間為14周,S2疫苗株為6周。豚鼠脾臟含菌量也符合我國獸用生物制品規程規定的布病疫苗株的標準。
我國獸用布病疫苗生產使用40多年來,不論是疫苗企業生產一線員工,還是使用疫苗的基層獸醫人員、養殖場戶,從未發現因疫苗株引起的人間臨床病例。但因疫苗株仍有輕微感染性,個別人員大量接觸可能會出現一過性發熱反應和階段性布魯氏菌抗體陽性。為避免出現意外感染,在該疫苗說明書注意事項中明確規定,使用時要做好個人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