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也開始“內卷”!四川、湖南、河南相繼傳來消息!競爭更為激烈!
發布時間:2021年07月15日 閱讀次數:476 來源: 豬場動力網 作者:管理員
在任何一個市場,如果同類的商品變多了,競爭就會更為激烈,商品的價值也會被不斷拉低。
2021年上半年的豬價滑坡,最基本的原因就是“豬肉”這種商品太多了,養豬人彼此之間形成了不直接對抗的“隱形”競爭,而隨著四川、湖南、河南等養豬大省相繼傳來新的消息,我們發現這場競爭也許將更為持久而激烈......
四川率先出手
首先要說明的是,養豬人之間的競爭并不是“你死我活”的競爭,影響生豬產業的因素極為復雜,大家的目光可能會更聚焦于飼料廠、屠宰廠、大豬企、消費者、官方政策等等,以至于當“豬價寒冬期”到來的時候,互為競爭者的養豬人之間還有一種“報團取暖”的特殊關系。但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也許會加劇同行之間的競爭。
7月6日,四川省率先印發《四川省穩定生豬生產十條措施》,提出各級各部門要千方百計穩定生豬生產和價格,加強政策支持,穩定養殖信心,確保全年完成4000萬頭存欄任務和5800萬頭出欄調度目標。
《四川省穩定生豬生產十條措施》中重點明確:在生產服務方面,能繁母豬存欄低于380萬頭時及時發出預警、采取應對措施;在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方面,全覆蓋開展夏季“大消毒”專項行動;在豬肉收儲準備方面,及時制定生豬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實施方案,構建豬肉常態化收儲投放機制。
2020年的全國生豬出欄第一大省四川率先出手,就是為了保護自家的生豬產能,提振四川養殖戶的信心,從而穩固四川養豬第一大省的地位,“在2021全國生豬產能大賽”中四川的競爭力依舊十分強勁。
湖南不甘落后
據農業農村部7月13日報道,湖南省政府日前出臺《關于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采取十二條措施加快畜牧業轉型升級,并且計劃到2025年,湖南全省生豬全產業鏈新增產值達1000億元!
在《意見》中,如下5點對湖南養豬業至關重要:
1、推進“優質湘豬工程”,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重點打造年產值100億元以上的養殖大縣,培育年出欄生豬100萬頭以上的大型養殖企業!
2、加快推進現代畜禽種業創新發展,開展瘦肉型豬核心種源自主選育,提高生豬核心種源生產性能和自主供種能力。
3、擴大生豬政策性保險覆蓋面,能繁母豬、規模場育肥豬政策性保險做到“愿保盡?!?。
4、建立健全動物防疫體系,推進非洲豬瘟無疫小區建設。落實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分區防控。
5、充分保障畜牧業發展用地,畜禽養殖生產及其直接關聯的糞污處理、檢驗檢疫、清洗消毒、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等農業設施用地,可以使用一般耕地,不需占補平衡。
很顯然,湖南也在加速朝著規模化發展,并且著手解決育種的核心問題,并加強疫病防控,加強養殖戶的抗風險能力!
毫無疑問,這些政策措施都是為了保障湖南生豬產業的健康發展,對湖南養豬人來說絕對是一大好事,能有效增強湖南養豬人的“競爭力”。如果到2025年,湖南生豬全產業鏈實現了新增產值達1000億元的目標,那么湖南生豬產業同樣將處于全國領先!
河南劍指全國第一
四川和湖南的競爭力十分強勁,但我個人認為河南才是今年生豬產業中最具競爭力的大省。數據顯示,2020年,河南全省生豬存欄3887萬頭、能繁母豬存欄402.6萬頭,均居全國第一位!這意味著河南雖不是去年的生豬出欄第一大省,但卻為今年提升產能打下了厚實的基礎!
河南省也先后出臺了種豬引進、建設洗消中心等13條扶持政策措施,對生豬產能恢復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有效地保護了本省的生豬產能。果不其然,據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統計,2021年一季度全省生豬存欄4004萬頭,同比增長21.2%,居全國第一位;一季度全省生豬出欄1570萬頭,同比增長42.5%,居全國第一位。也就是說,河南目前已經實現了“存欄+出欄”雙第一,并且因為河南能繁母豬存欄全國領先,故而接下來的3個季度河南依舊是“養豬冠軍省”最有力的競爭者,全年產能可高達6000萬頭,劍指全國第一!
此外不容忽視的是,河南目前全省年出欄500頭以上規模豬場有2萬家,散養戶從2016年的104萬戶下降到2020年的36萬戶,全省生豬規模養殖比重達73.3%!這顯示出來河南的“規?;l展”最為迅速,在其他省份還在“喊口號”的時候,他們已走在了全國養豬規?;那傲?!
養豬變局降臨,競爭將更為激烈!
綜上可知,養豬業的變局已經降臨!
首先第一大變局就是全國養豬業正加速朝著“適度規模化”發展,而在這種“適度規模化”的大勢下,養豬場將被更多資本力量介入,資本市場的殘酷可能會傳導至養豬業,競爭將十分激烈!
第二大變局就是“暴利不再”,農業農村部也明確表示:(生豬)產能恢復上來以后,價格也進入了一個下行通道,這是大勢所趨,養豬高利潤時代已經結束。
自2019年以來,全國的豬價不斷走高給了行業信心,多少養豬人一年就能賺上百萬。但如今全國生豬產能達標已是事實,高豬價、高利潤確實難以再現,并且從四川、湖南、河南等大省發布“促進畜牧業發展”的政策文件可以看出,其實全國都在想辦法保護生豬產能,這意味著養豬業將進入一種持久的競爭當中,甚至可能會越來越激烈。
以2021年上半年的“豬價寒冬期”為例,造成這種低豬價的原因就是國內養了太多的豬,農業農村部也曾很無奈地透露“我們在去年就曾多次發布信息,預警今年的生豬產能會超標”。但各大豬企依舊大肆擴張產能,養豬人也普遍信心高漲地增加產能,結果形成了如今生豬市場激烈的競爭局面,而這一次競爭的勝負關鍵就是“成本控制”!
對于以后養豬業的競爭方向,我個人認為,隨著規?;牟粩喟l展與各省政府部門的強力幫扶,接下來大家的競爭將更為全面!不僅要拼成本控制與養豬質量,甚至還要拼商業運作、策略與運氣!
總而言之,如果連養豬也開始“內卷”,那對養豬人來說,競爭將更為激烈,甚至殘酷!但正是在這種不斷地競爭當中,我們的養豬業才得以迅速發展與提升——與非洲豬瘟競爭我們學會了“生物安全”,與“豬周期”競爭我們學會了降本增效,接下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我們養豬業又會學會什么“武林秘籍”呢?